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阳光来了,晒黑还会远吗?养了一个冬天之后,上一个夏天的痕迹已经褪去,可是想要像甜馨一样自信“我们白着呢!”,也没那么容易。
即使小麦色已渐渐变成欧美国家男女的理想肤色,但大多数亚洲女性还是对白皮肤情有独钟。这使得众多化妆品公司纷纷推出针对亚洲市场的美白产品。纵观资生堂、雅诗兰黛、兰蔻等品牌的美白系列,其官网描述的主要作用都是淡斑亮肤,均匀肤色。比如,倩碧的美白精华英文叫做Even Dark Spot (淡斑精华),契尔氏的美白精华英文叫做 Dark Spot (亮肤淡斑精华),其实都在强调减弱消除黑斑。
在各种美白概念的轰炸下(如“食物美白”“护肤美白”“VC美白”“美白丸”),我们怎样去识别谁才是真正安全有效的美白方法呢?
给七分钟,还你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美白真相。
皮肤的深浅由什么决定?
美白产品中有哪些有效成分?
VC能美白吗?
左旋VC真的很神奇吗?美白产品里的VC有经过特殊加工的吗?
VC真的能穿透表皮被皮肤吸收吗?VC浓度越高越好吗?
每天要吃多少VC呢?
美白丸等于VC片?美白丸安全吗?
1
皮肤的深浅由什么决定?
由黑色素含量和其在角质细胞分布决定。
在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黑色素。受伤和紫外线都会加速酪氨酸产转化为黑色素。但是决定黑色素合成主要因素还是基因。
人体内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1],但是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黑素体传递突触、以及黑色素分解的速率不同导致黑色素含量因人而异。
打个比方,黑皮肤的人酪氨酸酶的活性比白皮肤的人高很多,最高可达10倍;传递黑素体的突触也更多和更长;而且黑色素在颗粒层被分解也会更少,因此有利于黑素体转移并累积在角质层[2]。所以想要美白的关键就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和黑素体的传递,加快黑色素分解代谢。
2
美白产品中有哪些有效成分?
大多数物理防晒或者化学美白的原理都是阻止黑色素产生传递和加速已经生成的黑色素代谢。
不同美白成分之间可能有1+1>2的作用。比如VC和VE有协同作用[15], VC+VE+L-半胱氨酸也有协同作用[16], 所以很多美白产品会用它们的组合。
送你一张图,解密各类美白产品的“美白”原理。
特别提醒:
1. 对苯二酚虽然有效,但安全性很有争议。
2. 刷酸需谨慎,注意酸的浓度和防晒。常用的果酸和维A酸在高浓度是有刺激性的,不适合敏感皮肤。果酸、维A酸都会增加皮肤光敏感型,增加皮肤被晒伤的可能。所以建议选择一些含有保护皮肤光敏感性成分的美白产品,刷酸以后要做好防晒,或者晚上使用含有果酸、维A酸的产品。
VC作为美白产品的标配,虽然单位浓度的美白作用不是最强的,但是很多美白产品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也是我们最容易从饮食中获得的美白成分。我们来仔细说一说VC,解答你对VC美白的疑惑。
3
VC能美白吗?
大量实验证明VC具有美白的作用。
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局部涂抹VC有美白作用。一项双盲人体实验发现皮肤光损伤的病人局部使用VC三个月后,有涂抹VC的皮肤部分比没有涂抹的部分在肤色、皱纹和松驰度方面都有改善[17]。另一人体实验证明维生素C磷酸酯镁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生成:每天涂抹两次维生素C磷酸酯镁,实验对象的雀斑、黄褐斑等皮肤指数有较明显改善[18]。
维生素C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抑制黑色素沉淀:
1)维生素C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15];
2)VC有抗氧化性 [19];
3)V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 VC能使人皮肤合成胶原蛋白速率增加8倍[20]。
4
左旋VC很神奇吗?
美白产品里的VC有经过特殊加工吗?
左旋VC是只是VC四种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是VC自然存在形式。
VC又叫抗坏血酸,有4种同分异构体:左式右旋L(+)、左式左旋D(-)、右式右旋D(+)、右式左旋L(-)(L代表左式,D 代表右式,+代表右旋,-代表左旋)。这四种同分异构体中有效的是左式右旋VC。如果美白产品的成分用英文标注,那我们经常会看到L- acid,指的就是左式右旋VC。但中国市场混淆了左式和左旋的概念,把“左式右旋VC”称为 “左旋VC”。所以以“左旋VC”作为宣传噱头的产品,需要特别注意。
此外,由于VC本身不稳定,易被氧化,所以美白产品建议在低温避光下保存 。为保证VC稳定性,很多美白产品选择采用更稳定的VC衍生物。这些VC衍生物进入皮肤后会转化为VC。例如,维生素C葡糖苷(又称AA2G,倩碧淡斑精华和雪肌精里有)、维生素C磷酸脂镁盐(又称MAP,资生堂Haku极致美白美容液里有)都比VC稳定,而且可以在更广的pH范围内稳定存在,避免酸性刺激皮肤
5
VC真的能够穿透表皮被皮肤吸收吗?
VC浓度越高越好吗?
实验发现L-VC在pH值小于或等于3.5的条件下能够以溶液或微粒形式进入皮肤。不是VC浓度越高吸收越多。
一些VC衍生物可以在pH=7或者高温环境中较稳定的存在,而且可以被皮肤吸收[10]。比如抗坏血酸磷酸酯镁在pH=7时能稳定存在,抗坏血酸葡萄糖苷(AA2G)在pH=6.4和53.3度的高温下也能稳定存在。
但是,并不是VC浓度越高吸收越多。最大通过皮肤吸收浓度为20%,当VC含量高于20%时,皮肤吸收的VC量反而降低了。每天三次用量皮肤组织就会达到吸收的饱和状态[10]。
6
每天要吃多少VC呢?
我们目前没有找到科学的数据说明吃多少VC 能够美白。
但是以市面上比较有名的美白丸中的VC含量或许可以作为参照。大多数美白丸的主要有效成分都是维生素C和半胱氨酸。比如资生堂Pure White美白丸里含有 VC;Fancl亮白素每天的用量中含有。当然美白丸中的有效成分不只是VC,所以口服等量的VC不一定会有相同的美白效果。
很多动物能利用葡萄糖合成VC,但人体不能合成VC。人体VC的主要来源是饮食摄入。蔬菜水果摄入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那么常见蔬菜水果中的VC含量有多高呢?整理了常见蔬果食物的VC含量。
(数据来自USDA )
认为通过饮食美白是最安全可靠的,并且一举多得。果蔬不仅能补充VC,还能补充VE等可能与VC有协同效应的成分,增强美白功效;而且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还能辅助抗癌、消炎、抗氧化,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概率[21]。
7
美白丸等于VC片?
美白丸安全吗?
美白丸不能等同于VC。建议谨慎服用。
大多数美白丸比如资生堂Pure White、Fancl亮白素和白兔美白丸都有很高的VC含量,同时也有其他有效成分,比如L-半胱氨酸。按照各类美白丸的使用指导:服用资生堂Pure White,每天摄入的VC高达;Fancl亮白素达到300mg。这些VC摄入量远远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100mg/天的膳食参考摄入量。但如果摄入量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并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维生素C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天,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 of )提出VC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2000毫克/天。因此,仅仅从VC摄入量考虑,美白丸的成分是安全的,这一摄入水平对于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来说都不至于损害健康,但并不表示可能是有益的。
此外美白丸的成分当然不只是维生素C食物 天然美白防晒蔬果有哪些,常见成分还有L-半胱氨酸和传明酸,比如Fancl亮白素含有-半胱氨酸。高浓度的VC和L-半胱氨酸都是由肝代谢,长期服用美白丸会增加肝的负担。另外一个很有名的POLA美白丸使用的是纯天然物质,但是由于美白丸的成分不是完全公开的,建议谨慎使用。
小结
1. 肤色是由黑色素和其在角质细胞分布模式决定的。美白的关键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抑制黑素体的传递,和加快黑色素角质层细胞剥落。
2. VC在pH值小于3.5的条件下能够进入皮肤,VC浓度为20%时吸收最多,每天三次用量皮肤组织就会达到吸收的饱和状态。
3. 左旋VC其实是左式右旋VC食物 天然美白防晒蔬果有哪些,是VC的一种天然存在结构,并不需要特殊加工。大多数美白产品的有效成分是稳定性更高的VC衍生物。
4. 蔬菜水果摄入是VC的主要来源,目前没有科学数据说明要服用多少VC才能达到美白效果。
5. 大多数美白丸有很高的VC,还有L-半胱氨酸,传明酸等有效成分。但由于美白丸的成分不是完全公开的,可能会增加肝的代谢负担,建议谨慎使用。
6. 不同美白成分之间可能有1+1>2的作用。VC和VE有协同作用,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7. 祝大家白到反光!
(完)
本文由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
--Fun & ,全面专业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信息交流平台
, 由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营养和动物科学系主刀,携手海内外高校的学生学者教授们,为您提供全面专业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知识。
参考文献
1. Lin, Y.,and David E. . " and ." 843-850.
2. , ,et al. " and of skin and ."
.11(2006): 921-934
3. Tse, Tsz Wah, Hui. " acid: an in the of ." .1 (2013): 57-66.
4. , ,et al. "skin- and skin-- of : a -blind and - trial women.", and (2014): 267.
5. , ."Daily Care for Acne, , Aging, and ." .4 (2013): 172-176.
6. Ito, , . "A to c skin from -." of .1 (2015): 18-24.
7. , J. M.,and M. J. . "The and of skin‐ – and ." of .3(2011): 210-221.
8. , J., and D. . "The role of inthe of .".8 (2005): 1061-1072.
9. , M., andS. . " of ." de et de Vénéré. Vol. 139. , 2012.
10. , ., et al. " L‐: ." .2(2001): 137-142.
11. , T., etal. "The of on of ." .1 (2002): 20-31.
12. Ramos-e-Silva,, et al. "Anti-aging : Facts ." in .6 (2013): 750-758.
13. "不同磷脂質配方對於菸鹼胺皮膚穿透之研究." (2004).
14. , Aet al,et al. "A of the and of gel 0.1% gel 0.025% in the of acne : a ." of the of .3(1996): 482-485.
15. , ,et al. " of acid on in in vivo." of .2 (2009): 317-323.
16. , Yoko,et al. " of of C, L‐ and E on the .".1‐4 (2004): 415-418.
17. , S. "Use of acid and its on ." of –Head & Neck .10(1999): 1091-1098.
18. ,, et al. " of L--2-(VC-PMG) on in vitro and in vivo." of of .1 (1996): 29-33.
19. Kim, Y-J., and H. Uyama. " from and : , for the ." and Life .15 (2005): 1707-1723
20. Murad, S., et al. " of by acid." of the .5 (1981): 2879-2882.
21. ,, et al. " of C on : a ."Front ( Ed)18 (2013): 1017-1029.